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电子竞技工作者?

2020-07-07 10:00:32

“电子竞技工作者”成为大学生就业内容之一其实是惠及整个电竞行业的,但是稍不注意,获得教育部加冕的“电子竞技工作者”就有可能成为皇帝的新衣。

作者:二闹

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教育部多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网站纷纷公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其中在“就业”这一类目中,电子竞技工作者也成为被教育部官方认可的就业内容之一。

其实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教育部的官方“背书”是个明显的利好,不过此《通知》一出,就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不少网友评论“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打游戏了”,也有部分人认为,这样只会加深电竞对学生群体的“毒害”,助长不正之风。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理智的声音,认为电竞并不等同于打游戏。

对于电竞行业来说,教育部抛出的可能是一块十分诱人的蛋糕,但是争议的出现已经说明,这块蛋糕并不是那么容易吃的。

什么是“电子竞技工作者”?

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中,并未对“电子竞技工作者”这一就业方向进行明确的解读,这或许也是争议出现的根本原因。但是《通知》中的概念模糊并不意味着“电子竞技工作者”所覆盖的岗位就十分宽泛。

在探寻“电子竞技工作者”的本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问题:何为电子竞技?

从定义来看,电子竞技是电子游戏比赛达到“竞技”层面的体育项目,是以电竞游戏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设备为器械、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在统一的竞赛规则、以及在规则保障下公平进行的对抗性电竞游戏比赛。

这样看来,“电子竞技工作者”顾名思义就是涉及电竞游戏比赛这一体育项目的职业岗位。有了这一明确的定义作为大前提,其实网络中出现的许多争议都能够迎刃而解。有部分媒体在评论“电子竞技工作者时”直接将电竞工作与电竞游戏陪玩、电竞游戏代练、电竞游戏主播这几个职业画上等号,将其评论为学生群体的日常兼职活动,而这种说法也将部分人群对电竞行业的认识“带跑偏”了。

游戏代练、游戏陪玩、游戏主播这几个职业由于进入门槛低、收入不菲几个特征而备受年轻人以及学生群体的推崇,但是外界对电竞的误解也大多是从这些职业中开始的。确实,上述职业与电竞之间关系密切,但是严格来讲,上述这些职业都不是属于电竞行业的工作。

从电子竞技的定义来看,电子竞技工作者必然是服务于“在统一的竞赛规则、以及在规则保障下公平进行的对抗性电竞游戏比赛”,显然,游戏代练、游戏陪玩或者说得更好听点,在这些行当前都加上电竞二字,他们与电竞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在正常的游戏内容中去服务部分玩家群体。

电竞主播也是亦然,随着如今电竞赛事版权的商业模式越来越成熟,在一些直播平台中,除了拥有多路解说版权的平台会为一些头部主播分配解说权以外,草根主播其实很难享受到这些权限,而且基本上所有的草根主播都不涉及比赛解说这一业务。所以严格来讲,这部分群体更应称为游戏主播而非电竞主播。

从定义来看,陪玩、代练甚至主播都不属于电竞工作者的范畴,但是并不意味着上述这些从业人员就没有进入电竞的机会,就如游戏陪玩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摸索出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一些尖端陪玩人员除了能够转行从事配音、声优等职业以外,还衍生出了“电竞陪练员”这一发展途径,陪玩人员可以从这一渠道成为电竞俱乐部中的职业工作者。

而游戏主播也有凭借个人品牌成功转型电竞赛事解说的案例,从这些案例来看,游戏陪玩、游戏代练或者游戏主播,这些职业的终点都拥有通向电竞工作者的渠道。

抛开这些争议颇大的类别,其实真正的电子竞技工作者与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者并无明显差别,举个简单的例子,除了电竞职业选手以外,电竞赛事策划、电竞赛事解说、电竞赛事舞台设计、电竞裁判等等一大批辅助岗位与传统体育行业并无明显差别,这也是电子竞技真正拿得出手的正当职业,同时也是电竞行业目前急需的类别。

“电子竞技工作者”的出现会带来哪些影响?

正如前文提到的,有教育部为行业“背书”,利好是十分明显的。去年7月,人社部发布了《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其中点出了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5%的电竞岗位处于人才饱和阶段,同时电子竞技员与电子竞技运营师的共同人才缺口数量高达350万左右。当然,还有其他未统计在列的电竞行业岗位,人才缺口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燃眉之急。

由于教育部新政策是面向大学生这一就业群体,同时也并不局限于电竞专业,这会刺激大量各个专业拥有“电竞梦”的毕业生选择在电竞领域进行就业,这将会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加充裕的人才资源,快速补足行业各个岗位的人才缺口,从而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再次提速。

不过,新政策也确实是两面性的。就如教育部下达的通知中并没有对“电子竞技工作者”所包含的就业内容进行明确的定义,那么在未来新政策的推广实行过程中,由于不同的高校、学生群体由于对“电子竞技工作者”的界定不同,极容易让这一新政策成为“皇帝的新衣”。

去年4月,人社部发布了13个新的职业,其中涉及电竞行业的只有两项,分别是电子竞技运营师与电子竞技员。而随着如今国家鼓励学生在电竞行业中就业,如何判断除电竞运营师与电竞选手以外的岗位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竞技工作”就成为一大难点。

就如上文列举的游戏陪玩、游戏代练或者游戏主播,这几类争议较大的门类究竟属不属于电竞行业并没有权威机构进行解答,这就很可能对部分学生群体造成误导,导致部分人群打着电竞的幌子打游戏,最终让电竞行业背上“误人子弟”的黑锅。

总而言之,不管是人社部还是教育部,新职业门类、新就业方向的出现都体现了政府部门对电竞行业的关照与扶持,但是在这些利好政策出台初期,内容细则尚不完善时,也极容易让从业者、外界舆论产生误解,让一些心智不成熟、难以自持的青少年钻了空子,最终成为一把双刃剑。

热文推荐

推荐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