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讲坛”2020第一期 “好习惯·新窗口”,聆听这些声音

2020-08-20 00:17:52

2017年

和合文化百场讲坛

瞩目首发 震撼开讲

2020年

和合文化百场讲坛 重磅升级

蓄势再发 因讲不凡

今天(8月19日)下午

“和合讲坛”2020首期开讲

好习惯 新窗口

养成文明好习惯,助推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创’

聆听文明城市建设中的点点滴滴

“和合讲坛”2020第一期

“好习惯·新窗口”

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这是一次责任与担当的和合之旅

“和合讲坛”

“文明城市创建”每一个举措都是窗口

主讲嘉宾:林 杰

2006年

台州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期间,台州曾先后成功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多项荣誉。

2015年

台州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得到了参与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入场券”。

2017年11月14日

中央文明网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台州顺利通过验收,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十几年来,台州的变化有目共睹!

背后的努力中有怎样的故事可以分享?

台州又为何把文明城市创建看的如此重要?

我市自2006年就开展了“多城同创”工作,围绕提升城市气质、涵涵育城市文化、打造城市自信,用山的神秀、海的气魄、水的灵气编织了动人的文明乐章,在2017年成功捧回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创建没有休止符,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全国文明城市“两创”的新目标,我们步履不停、一路前行。

我们注重价值引领,努力让台州成为一座富有精神的城市。

我们注重实践养成,努力让台州成为一座文明有礼的城市。

我们注重立德树人,努力让台州成为一座担当有爱的城市。

我们注重利民惠民,努力让台州成为一座幸福和谐的城市。

当然,文明素质的提升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比如,我们的整体文明素质还有待提升,家庭、学校、社会一体推进的文明教育体系有待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氛围还不够浓厚,部分群体文明意识不强等。今年年初,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很多日常生活“关键小节”的反思,培育健康生活理念、养成文明好习惯势在必行。为此,我们以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创”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文明好习惯养成行动,倡导全社会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共同努力:

★一是倡导养成“厉行节约”的文明好习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关键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从珍惜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成风化人,逐渐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和践行,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的成为共识。

★二是倡导养成“垃圾分类”的文明好习惯。持续推进以“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商场(市场)、进宾馆(酒店)、进窗口(单位)”为主要内容的“八进”活动,推动垃圾分类全民参与,让“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三是倡导养成“随手做志愿”的文明好习惯。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强“9+N”志愿者队伍,打造“15分钟服务圈”,鼓励更多人践行志愿精神、参与志愿服务,随时随地通过举手之劳和点滴善行释放真情友善,让志愿服务“红马甲”活跃在台州街头巷尾、田间地角,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需求找志愿者”成为一种风尚。

★四是倡导养成“文明就餐”的好习惯。俗话说“病从口入”,有不少传染病往往容易通过餐桌传播,所以我们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合理选用“分餐制”“公筷制”“双筷制”,简化就餐方式,摒弃餐桌陋习。我们倡导开展“光盘”行动,逐步减少使用一次性的餐具,让健康用餐、绿色用餐、文明用餐的理念能够深入人心。还要抵制“野味”的诱惑,涵育“舌尖上的文明”。

★五是倡导养成“文明出行”的文明好习惯。加强文明出行教育,引导市民群众自觉抵制不乱停车、不闯红灯、不逆向行驶、乱鸣喇叭、车窗抛物等不文明交通行为。开展“不礼让斑马线”“低头族”玩手机等专项治理,形成“人车互让”的良好互动。全域推进“按标识方向停车”行动,进一步养成文明规范停车的好习惯。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在即,让我们每个人都立即行动起来,讲文明语、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让文明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文明。

“公筷公勺 文明用餐”每一双筷子都是窗口

主讲嘉宾:林胜甫

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场合均有一些食礼食仪,有一些属于尊老爱幼、礼貌谦恭、热情和睦、讲究卫生等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有一些不够合理、健康的成分,如一双筷子吃天下,朋友相互夹菜中表达着亲密无间,一来一往中加强理解与情感交流。

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学防疫、避免病毒交叉感染需要重视细节,而日常用餐环节不容忽视。

“一双公筷,健康常在”推行起来真的容易吗?

为了让老百姓吃的健康、安全,相关部门做了哪些努力?

推行公筷公勺:

2月2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崔松作为首位常驻医生,他的一句“消毒水不是花露水,过度消毒也是毒”,一下子“火”了。“复工牢记一句话,一米是爱你的距离”、“出门戴口罩不能吸烟,所以趁此机会戒了吧”这些“科普箴言”在公众中广为传播。

这些“金句”与我们度过艰难时刻,在传播科学、解疑释惑、安定人心、稳定情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群防群控疫情、筑牢健康防线的一道“铜墙铁壁”。

疫情后的医学科普,怎样才能让知识转化为人们的文明卫生好习惯?

这背后,疫情防控科普专家做了怎样的努力?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传染病迫使我们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但我们要把被动养成卫生好习惯转变为主动养成卫生好习惯。

互动交流环节

嘉宾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通过养成文明好习惯,助推文明城市两连创。

好习惯,新窗口

养成文明好习惯

助推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创”

让我们共同努力

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共餐引起的交叉感染;

展现礼仪风范,体现主任的对客人的尊重;

树立文明风尚,潜移默化地带动减少”舌尖上都浪费“。

因此,呼吁新闻媒体积极跟进,引导公众转变思想观念。

呼吁更多的餐饮单位为消费者提供明显差异的公筷公勺等公用餐饮具。

呼吁广大市民加强自律,家庭聚餐或者大型宴会上使用公筷公勺,请做到分餐而食。

呼吁学校加强教育,从小培养,通过“小手牵大手”将好习惯带回家。

“文明出行”每一个脚印都是窗口

主讲嘉宾:侯崇科

台州背山濒海,三面高山峻岭。随着改革开放,台州开始在陆上寻找更多的“出路”。此后40多年来,台州交通建设按下了“快进键”,境内隧道、桥梁、内环快速路相继建成并开通,这些干线公路组成了台州的活力“大动脉”。

路越修越宽,车却越走越堵,各类交通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于是台州打响交通秩序整治攻坚战,相应开展了系列整治行动。

现如今,“斑马线前的文明礼让”已经成为台州文明交通的一道靓丽风景。“一盔一带”安全守护、夜间开车按规打远光、市区不鸣笛等文明出行习惯的打造,构成台州的“文明”交通,这其中包含智慧交通人怎样的努力?

从社会的角度

文明交通

“氛围”就是力量文明交通的氛围需要时间来沉淀,需要广大群众的自觉,需要外部力量的规范,更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付出、共同努力。

从管理的角度

文明交通

“严罚”就是保障

人都是向往自由的,但自由是有限度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由而损害他人的自由,甚至生命。让广大群众在一定规则内享受自由,就是我们管理、执法部门的职责,主要的措施就是严管严罚。

我们严罚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人更加安全、社会更加文明规范。

从群众个人的角度

文明交通

关键靠发自内心的“敬畏”

近年来,台州的交通事故预防做了大量工作,从2016年近千人,到2019年近500人,减少了一半,今年截至目前有190多人,虽然少了,但也是190多条鲜活的生命。

再比如电动自行车戴头盔问题,我们统计,电动车事故占了所有交通事故的40%左右。但现实中,还有很多群众存在为交警而戴头盔的心理,交警在了,象征性做做样子,交警不在了,立即摘下来。

这就是对文明、对生命不敬畏,对自己、对家人不负责的表现。事实上,头盔戴与不戴、戴没戴好,往往就是生与死之别。

“防控疫情,文明守护”每一个卫生好习惯都是窗口

主讲嘉宾:崔松

2020年,我们跨越了一个艰难的冬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给我们留下宝贵且难忘的经历和经验。

推荐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